反观张大力的艺术创作,艺术家放弃了对绘画形式的探索,转入以社会底层现实为切入点的多元艺术创作活动,这是否如批评家鲁虹所指出的,足够说明张大力的艺术创作由审美表达转向了观念表达?所谓“观念艺术”中“观念”的意义是否经得起推敲?例如《一百个中国人》,例如《种族》,作品本身聚焦在民工人群,城市的漂流者,饱受不公正对待的人们,这当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观念,对弱势群体的关注。然而,为了这个简单的“观念”,张大力却费尽周折,运用翻制的方式制作出一群气势磅礴的人民造像。这些造像被悬挂于美术馆中供人赞叹欣赏,并同时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。试问此时,“弱势”和“底层”的观念又将往何处寻?艺术家提出的无数个“为什么”走向了死胡同,“现实”所成就的艺术内涵最终落了空。
10.应附的单据:卖方向买方提供:
什么都没变、什么都在变